行业资讯 分类
推动侗族MG体育木构建筑文化走向世界发布日期:2024-03-13 浏览次数:

  MG体育作为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来自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陈震赴京参会,提交了《关于加强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保护与传承,助力侗族民间文化艺术海外传播的建议》,提出了独到的看法和见解,引起媒体关注。3月10日,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执行主席龙宇翔也来到全国人大代表驻地,与陈震一起,围绕这份议案进行面对面交流。

  陈震介绍说,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是全国5个侗族自治县中侗族人口最多的县份,素有“中国侗族在三江”的美誉。三江坐落着中国最完好、数量最多、分布最集中的侗族建筑群,230余座鼓楼、近200座风雨桥遍布城乡角落,被誉为“世界楼桥之乡”。

  陈震说MG体育,三江的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是广西首批国家级非遗传统技艺项目。侗族木构建筑种类繁多,包括鼓楼、风雨桥、寨门、凉亭、井亭等,主要是以模数制为尺度设计和施工工艺,以木材为建筑材料,以铆接为主要结合方式建造而成,其技艺巧夺天工、独具一格。有人说,侗族人是天生的艺术家。在他们打造的侗族风情天堂里,一座座特色的侗族木构建筑让世界惊奇。

  陈震说,侗族木构建筑作为侗族数千年农耕文明进程中不断进化形成的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建筑文化结晶,体现了侗族人民团结统一的民族观、绿色发展的生态自然观。木构建筑营造技艺具有极高的建筑工艺价值、艺术价值、经济价值,也承载着侗族人民的民族历史、生活习惯、文化艺术等多元文化,可以发展成为我国民族特色文化名片,助力民间文化艺术海外传播。近年来,侗族传统木构建筑渐渐走进现代街道和园林景观,逐渐成为现代都市中一道靓丽的风景。加强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保护与传承,既是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民间文化艺术走向世界的需要,也是加快推动城乡融合、促进少数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经过长期的深入调研,陈震发现,保护和传承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工作面临困难,一个是传承人数量的衰减。部分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仅掌握在极少数人手里,同时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大多通过“口手心传”方式传承,较为保守封闭,掌握技艺的工匠较少、年龄偏大,难以形成大批量的专业人才队伍,许多营造绝技也日益遗失,如侗族鼓楼、风雨桥等具有代表性的营造技艺面临后继乏人处境。第二个是营造技艺的变形。由于受现代文化和营建理念的影响,建筑文化在种类、材料、形制、工艺、技术、图案、色彩、题材等方面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传承的环境、受众、内容、功用亦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如侗族鼓楼和风雨桥等公共建筑为了追求某种效应而越建越大、越建越高,民居的形制和风格也发生了较大改变,这也导致了传统营造技艺的变形。三是木构建筑行业标准不健全。侗族木构建筑在设计和施工方面缺乏技术标准,一般设计单位很难完成侗族木构建筑项目设计,不利于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的保护和传承。

  陈震建议,国家有关部委加大投入资金和指导,支持具备条件的侗族集聚地区,比如说,可以在全国唯一获得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授予“中国木构之都”称号的三江侗族自治县,成立非遗传承保护学校,由地方人社、科技、商务、工信和文旅部门组织非遗传承人定期开展培训,逐年申报形成木构传承人梯队,使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得到有效传承,培养更多年轻有文化、有世界视野的“大国工匠”。

  陈震建议,国家有关部委支持具有区位优势条件的侗族集聚地区建立侗族博物馆。三江侗族自治县作为广西唯一的侗族自治县,位于湘、桂、黔三省(区)交界,交通便利,且拥有程阳永济桥、马胖鼓楼等知名传统侗族木构建筑和国家5A级旅游景区程阳八寨,具备强大的文旅市场号召力,建立侗族博物馆可向来自全国乃至全球的旅客展示侗族木构建筑文化,形成传统文化名片,扩大文化影响力。

  陈震建议,国家有关部委支持中国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申报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侗族木构建筑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增强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影响力、吸引力,有效推进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

  陈震还建议,国家鼓励推动民间文化艺术走出去,而民间组织开展的民间文化交流活动,基本上是自筹经费MG体育、市场运作,对外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取到一定的效果,但力度有待加强。因此,建议国家有关部委对自费组织的民间外交活动给予适当的支持,通过开展文化交流活动,以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为载体,打造侗族传统文化品牌,推动民间文化艺术海外传播。

  除了传统的旅游观光,如何把侗族木构技艺开发成文旅产品?对此MG体育,陈震建议,把侗族木构纳入一乡一品文创产品体系,由三江侗族自治县作为示范创建县,引入专业辅导团队,按照一乡一品“6+3”模式提炼侗族木构的精髓,遵照侗族木构的传统技艺开发出系列鼓楼、风雨桥、寨门、凉亭、井亭等经典微缩模型、手工艺品及侗族木构技艺的榫桙结构益智玩具等,深化侗族木构IP形象在文旅、特色农产品上应用推广,通过IP授权、联名开发、直播带货、特色体验店等多种形式,成为引领侗族同胞产业振兴、文化振兴的新质生产力。

  据悉,侗族木构还没有国家标准。为此,陈震建议由全国性行业协会牵头提出侗族木构标准体系的立项目录,鼓励侗族木构各应用领域组织专家制定系列团体标准,由纳入地方预算的标准化工作经费予以保障标准制定和贯标培训等工作,并在相关侗族木构建筑的建设和验收过程要求符合相关标准,提高侗族木构标准的应用性,确保该技艺保护和传承的有效性。

  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执行主席龙宇翔多年来广泛开展中外人文交流活动,被国际社会誉为中国对外人文交流的顶级大师,曾经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五大洲”勋章。三江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的民族性非常浓厚,如何推动侗族木构建筑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龙宇翔从国际文化传播的角度给出了自己的观点MG体育。

  龙宇翔说,在国际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可以发现一个越来越明显的迹象——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一个文化或艺术作品越具有民族特色,就越有可能成为世界性的文化瑰宝。京剧、昆曲、中草药、热贡艺术和侗族大歌等被列入联合国非遗目录,展示了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也为传播和推广中华文化提供了更多的契机和可能。我们相信,在中华文化不断推广下,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能够了解、认识和喜爱中华文化。当然,我们在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同时,也要积极推动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MG体育,让世界更加多元、开放和包容。

  龙宇翔认为,陈震的这份议案可以说含金量很高,对助力侗族民间文化艺术海外传播、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至关重要,几条建议也非常可行。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长期致力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与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友好往来,举办了一系列的文化交流活动,在推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非常重视民间文化艺术的海外传播,会后将认真研究可行方案,共同努力推动这份议案得到国家部委的认可和采纳,最终变为现实。

官方微信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