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G体育简单来说,木结构可以分为文艺向和技术向的两个部分(我们就姑且把钢木结构作为木结构的一个子类别吧)
介绍两个技术的。木头作为一种环境友好的可再生资源,胶合木结构、钢木结构应当作为一个大力发展的技术方向。但是木结构的普及对工业化水平要求很高,对一个国家林业资源管理要求更高,很遗憾这两个前提我国都不具备,所以目前国内木结构的应用非常少,主要材料还是要依靠进口。我们曾经在一个大型机场中力推胶合木结构,但最终还是因为成本原因没有成功。
目前胶合木结构能够做到的最大跨度的保持者是加拿大冬奥会速滑馆,横向跨度约100米,长向跨度400米。
坂茂在苏黎世设计的低能耗木构办公楼非常有探索意义,通过对木结构构件的设计,不依赖钢节点,形成自咬合的铰接节点:
更新。。。最近碰到一个特别想说的房子。位于甘肃秦安的兴国寺般若殿(据推断是元代初建,明代有翻新)。
最开始注意到是因为在为论文找纵架的案例,于是就注意到了这个很明显的施大额枋的立面 。上网搜相关照片着实吓一跳,后檐施的巨大抹角梁,不仅仅起到常规的承托角梁的作用,还居然同时承托了一个大内额,再由内额与前檐金柱二柱上的丁栿承托上部梁架及歇山构架。
在这里,抹角梁的使用提供了结构与空间两个方面的好处:1.结构层面:提供了支点,后檐梁架成为由大额枋为主导的纵架体系,解放了后檐金柱的位置与大小,使之可以变细并左右移动,以便香客对佛像参拜时的视线不受干扰,并加强了外槽之间的整体性;2.空间层面:抹角梁与大额枋配合几根辅柱重新划分出佛像所处领域,使其下的空间领域与参拜空间得以区分;而呈八字形的两根抹角梁也成为视线引导的元素,使人更容易将目光集中于佛像上。
而为了使殿的规模看起来更大,等级更高,仅三间面阔的房子在前檐处配合补件铺作作出了五间样式,且在柱径整体加粗以承担大额枋的同时,所有檐柱降一足材的高度,以使前檐斗拱比两山及后檐斗拱多出一跳,从而增加此殿气势。
于是,由于各进屋架的形式与连接逻辑并不相同,整个仅仅四架进深的寺被区分成前廊、参拜空间与佛像空间三个架构完全不同的领域,而非常规的仅仅将前后对称的房子简单划分的逻辑。
空间需求导致结构变化,而对于古建筑来说减柱移柱之后导致的梁架变化其实是重点。单独讨论斗拱形式本身对于断代及学术意义极大,但对于整体设计而言多处于失语状态。其实这些图应该有顺序的,不过最近脑子比较乱,只能把特点拎出来。。。欢迎讨论。【图纸自绘,转载请注明出处】
看得懂的自然有一堆评价,构图不完整、空间不丰富、功能不完善、布局不合理等等,
而“才华”这朵花虽然看不懂,但用处却很大,特别在给自己脸上贴金方面疗效显著。
今天市里搞个设计论坛,明天工会办个建筑展览,后天单位又要评“创意先锋”,你手里不拎着几棵“菜花”说话,人民群众就自动把你归类为“画图狗”“设计民工”或者更简单直接——“搬砖的”。
但平凡如你我,每天熬夜加班能把“看得懂”的图画完就不错了,哪有什么闲功夫琢磨“看不懂”的玩意儿?
“实验性“这个词儿大家记住要多用,不管什么加上这个就会显得很高级——比如说”实验性住宅强排“,是不是瞬间提升了bigger?
设计的主旨为“结构的雀跃”,希望能够通过这个轻盈的“自悬挂”体系来挑战重力,而整个结构所用的材料只有5cm*5cm的木杆、作为拉弦的环形铁链以及少量必要处需要的钉子和连接板片。
“挑战”和“实验”一样,都是不明觉厉的好词儿,平时多用用才华就冒出来了:“这次方案我们想挑战4.0的容积率”是不是就显得很有追求?
为什么要找一个结构形式而不是别的什么形式?因为一个成熟的结构形式首先可以保证你弄这个玩意儿不会塌,而只要保证不塌,其它随便你怎么弄,都是实验、挑战和才华。
我们以前也拆过用张拉整体结构做的建筑方案,但很多同学都表示没有捯饬明白,那今天咱们就从头再捯饬一遍,让大家完全理解,随手都能用。(已经捯饬明白的同学可以跳过这部分直接看造型过程。)
在这个风筝骨架中,中部相交的十字杆受压,外部的弦受拉。风筝骨架可以有若干变体,但这只影响到单个弦杆的受力的分布。当整个风筝骨架呈现出圣安德鲁十字(Saint Andrew Cross)时,弦杆体系内的受力分布最为均衡。
此时的风筝骨架就可以看作是一个平面的张拉整体,而为了使这个平面的系统变成三维立体的,最下面的一根弦可以被等量替换为一根杆加上四根弦的组合。
继续增加弦,分别拉结1号与2号,3号与4号端头,这使得原本被近似看作在一个平面内的两根压杆分离。
而如果分别拉结1号与4号,2号与3号端头,两根压杆则不会分离。新增的两根弦仅起到固定作用。
若将两根压杆在交叉部固定,形成一个稳定的X形,两种端头连接方式则可以视为等效。
将结构继续拓展。此时,可以将下部的压杆等效替换成另一个风筝骨架。也可以看作将此压杆上部的部分旋转复制到下方。
如果你不能理解上面的推演过程,那就请牢牢记住这个结构形式,像背单词一样背下来也可以应急使用了。
在这个案例里,风筝骨架交叉处附近通过斜撑适当补强后,1,2,3,4,5处的弦即可删减。
底部的风筝骨架可以等效复制为两个,底部与地面相连接。此时,原用于固定的侧弦则可以被减除。
基本组合方式为两个单元构件立地上,一个单元悬挂在其上。拓展后就成为两个单元立于地上,六个单元悬挂在它们上面。为了保证弦完全起到的是受拉作用,钢制弦被替换成了环形锁链。
而地面则被分割成1.5*1.5的网格,与十字等宽。两个十字竖起来站在正方形两条对边上,铁链被固定在端点之间。然后另外两个十字放在前两个之间的侧边上,底部被固定在离前两个站在地面上的十字顶部向下一定距离的铁链上,而后铁链继续向上挂到上面十字的顶端。
四个单元把一个空的方格围在中间,它的上方就是安装第三层的位置。同理延长铁链,挂杆件。
铁链不断向上延伸,整个构筑物也就不断向上生长。最终由于木材自身的受力限制,整个结构在第七层停止下来,最终高度定格在13.5米。
其实这个最后的形式效果并不重要,组合单元的张拉整体结构才是那棵让整个设计开花的“菜花“。
才华这种东西,和冰箱里冷冻的肉很像,再怎么上等的肉,冷冻太久不用,也就酸臭了。
换句话说,再怎么上等的肉也需要做成一盘色香味俱全的菜才能被人看到,否则鲜肉酸肉都是废肉。
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也同样端出一盘色香味俱全的菜,因为还有一个地方叫菜市场。
又是半年没有提笔, 关于木结构,分享半年来在欧洲的一点浅显的见闻和想法。
众所周知欧洲木结构建筑做的好的地方,除了北欧,大概就是阿尔卑斯山地区,这种好并不仅仅体现在德瑞建筑师比如zumthor零零星星的作品,而是一种传统,贯穿在每一处没有建筑师的角落。
1亿4550万年前,这片从南德国到北意大利,从东瑞士到西奥地利的区域还是汪洋大海;直到非洲碎裂出的小板块不断北进,终于在3400万年前开始与欧洲板块碰撞,逐渐隆起成了阿尔卑斯山脉。之后诗歌也不能够形容漫长岁月里,地壳运动掀起了巨大岩体,移动数十千米覆盖到其他岩体之上,形成了大型平卧褶皱和推覆构造。沧海为峻岭,蚀山而成湖,这里有雪山,有苔原;有松海,有茂林;有草甸,有深潭,这里有一万种生机,这里的木头就有一万钟变化。
缆车站伏于谷底,两坡屋顶随着功能被切成更加自由的几何形状。每一进的梁架都微微抬升,形成 了建筑朝向山坡上扬的体量,也是缆车进出的入口。
在溪水之上和人类活动之间嵌入了一个一字形骨架,利用低洼地形和两岸地势,创造出一个融于环境的木桥。桥梁旋转的木架结构在不对称的河岸之间婉转过度,每一架相对于前一架都不动声色地旋转了一个角度。建构逻辑一目了然,清晰有力。
巨大的木结构屋面形成了一个具有统治意义的空间。场地存在微妙的高差,而这个巨大的屋顶在视觉上均衡了由于地形所产生的不平衡感。屋面木瓦不同的风化程度暗示了这栋房子不断的更新过程。同样,大屋顶会让人很自然的联想到东方建筑的某些特征。
不同于谷底的房子,位于山口处的观测站屋顶又有不同,山口寒风凛冽,屋顶上压上了石块
德国建筑师Oswald Mathias Ungers曾经有一段话,我觉得不妨用作总结,他说:“建筑可以通过一种辩证的方式来前进。它既可以是某些已有的东西,也可以是你在某个时刻极想唤醒的东西。从形态学观点来看,它不是排他而是包容的,不是相悖而是互补的,你会发现,某些缺失的元素其实可以添加进来。”反观当代的许多木结构作品,比如王澍老师在象山美院的水岸山居,看似“木构”的屋顶之下的操作其实略显吃力。或许,在柯里亚(Charles Correa)“形式追随气候”(Form Follows Climate)的设计方法论或者“地域性”很时髦的今天,对于木结构建筑,尤其是在中国设计一栋木结构的房子,离“重剑无锋,大巧不工”还很远,更不用说“不滞于物,草木竹石均可为剑”的境界。
建筑位于日本北海道的一个小岛,是一个社区的美食中心,体现了一种北海道文化与加州文化的碰撞和融合。建筑本身是开放的,吸引社区的居民一起储存、烹饪和享受北海道的美食。
这样一座建筑囊括了食物的生长——收割——储藏——烹制——食用——处理等一系列的行为过程,是一座100%自给自足的生态链循环式建筑。建筑结构仿照了日本落叶松林的一种垂直化的空间体验,提供了食物生长、悬挂的空间。建筑中部的平台则提供了一个人们集会的空间。人们可以围坐在下沉的壁炉旁享受食物。
建筑位于日本高知县。该方案将日本传统美学与当代建筑元素相结合,力求让建筑与周边自然景观和谐共处。这个好像漂浮在空中的建筑由无数相互交织排列的木梁架组成,所有结构都由建筑底部的一根中心支柱支撑。博物馆两头设有两部全玻璃景观电梯,这两个透明的玻璃体被巧妙的隐藏在背后的植物景观中,突出了全木质结构的建筑主体。
这是一个以桥形设施连接两个公共建筑的项目 ,这两个公共建筑长期被马路阻隔。它的功能不仅是两个建筑之间的通道,同样也是住房和工作间,是艺术家创作中心的理想地点。在这个项目中,我们挑战一项由小部件组成的结构体系,参考古代中国和日本经常使用的悬臂结构。它是可持续设计的一个很好的范例,因为你可以不使用大尺度的材料来实现一个巨大的悬臂结构。
梼原木桥博物馆重叠的木梁结构被转化成室内天花板,同时也突出了整个建筑倒三角的形式特点。地面与天花板之间被玻璃板包围起来,为公共大厅和每个展厅提供了向外观景的良好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