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G体育地栿是连接柱脚的水平构件,以加强柱下部的整体刚度,有的地方把门槛也称为地栿。在栏杆或须弥座的下部,有一横向水平构件也叫地栿,用以安装栏杆。栿即“梁”,在柱头连接柱子的叫“明栿”,在柱脚连接柱子的叫“地栿”,天花以上看不到的叫“草栿”。
●梭柱:在柱上端三分之一处收小,使柱顶与斗底相合,柱肩梭成圆弧形,此种做法在宋《营造法式》中称为梭柱。
●都柱:在秦、汉宫室和崖墓中,有的在厅堂平面中央仅设一根柱子,汉称“都柱”。
●草架•缝•梁架•贴式:在屋宇正身部分,对每一进深轴线上由柱、梁所组成的一排相互连接的木构架,宋称为“草架”或“缝”,清称“梁架”,吴称“贴式”。
●草架结构描述:营造法式对建筑中一排架组织的形容,实际上就是对整个建筑的木结构的概括。其命名规则如下:
几架椽屋|是否分心(有中柱)|是否通檐(一根大梁直接连前后檐柱,中间无柱)|前后几椽栿(几根梁相接)|前、后廊(或轩)是否用乳栿(承重)或搭牵(不承重之穿插梁,一般用在乳栿上层)|几椽栿对前或后乳栿|几铺作斗栱|用几柱。
●贴、正贴、边贴:江南房屋剖面中,由梁柱等构件所构成的木架做“贴”(宋称“缝”)。贴于正间者称“正贴”,用于稍间山墙并用脊柱者称“边贴”。边贴与正贴不同,内四架用脊柱,脊柱前后做双步梁以代大梁。边贴用料比正贴稍细,于双步之下留空三寸镶以楣板,楣板下设等长木枋,称“双步夹底”,夹底底部与步枋底部相平。边贴廊川下亦设楣板、夹底,分别称“廊川楣板”和“廊川夹底”。双步夹底下边有的还有一道“四平枋”,与前后廊枋相接。
●双步大梁、双步承重:边贴内四界设通长落地脊柱,脊柱与两步柱间的大梁为双步大梁,原四界大梁分为左右两段。楼房则称双步承重。
●槫•檩•桁:位于梁端或斗栱上,椽之下,平行于建筑开间的一种屋顶构件,长度与建筑总开间相等,截面多为圆形,上承椽子。宋称槫(tuán),清称桁(héng)或檩(lǐn)。
清代建筑在带斗栱的大式建筑中叫“桁”,在小式建筑和不带斗栱的大式建筑中叫“檩”。带斗栱的大式建筑,桁径按斗口定;小式建筑或不带斗栱的大式建筑檩径与檐柱直径相同。
2、金桁(金檩):在正心桁和脊桁之间的桁,统统叫“金桁”。依其位置不同,又有上金桁(宋称上平槫),中金桁(宋称中平槫),下金桁(宋称下平槫)之别。
4、挑檐桁:正心桁外,位于外拽厢栱与挑檐枋的上方,承托挑檐的桁。挑檐桁与正心桁都是架在斗栱上的木件。
●脊槫、上平槫、中平槫、下平槫、牛脊槫、撩檐槫:在中国古建筑屋顶中,槫位于草栿之上用以承椽,长随间广。位于三架梁上之正中、蜀柱叉手上的是脊槫;位于三架梁两端的是上平槫;位于四椽栿两端的是中平槫;位于柱头枋(正心枋)上的是牛脊槫(正心桁);位于檐柱外侧撩檐枋上的叫撩檐槫(又叫撩风槫)。
●檐檩:位于檐柱轴线位置的檩木,见于无斗拱建筑。有斗栱的则称“正心桁”或“牛脊桁”。
●椽:椽又称椽子,是密排桁上,与桁正交,直接承受望板及其上屋面的重量的构件。椽子断面以圆形为多,也有方形及扁方形。椽在屋角处的排列有平行及放射两种方式。在椽的排列稀密上一般为椽档与椽径大致相同,每间椽数成双。椽径为檩径的 1/3 ,大式建筑则按 1.5 斗口定橡径。大式建筑檐部用椽,由檐掾及飞檐橡两部分组成。檐橡出挑长为上檐出的 2/3 ,断面仍为圆形;飞檐椽自檐椽出挑长为上檐出的 1/3 ,断面为方形。上檐出为 21 斗口,小式建筑上檐出为 3/10 檐柱高。椽的位置不同,名称也不同,从屋脊至檐口有脑椽、花架椽、檐椽、飞檐椽等。
●头停椽:位于槫以上,瓦片下面的屋顶主要构件,介于脊桁与金桁之间的椽子,也叫“脑椽”。
●花架椽:花架椽又叫平椽,在脑椽和檐椽之间各个金桁上的椽子都叫花架椽。花架椽依据建筑物的进深大小、步架多少,在名称上区分出“上花架椽”、“下花架椽”等。
●飞椽•飞子:在大式建筑中,为了增加屋檐挑出的深度,在原有圆形断面的檐椽的外端,还要加钉一截方形断面的椽子,这段方形断面的椽子就叫做“飞椽”,也叫“飞檐椽”,宋代时称飞椽为“飞子”。
●椽椀:置于桁上以承托椽子的木头,紧贴着桁并与桁平行,其长度也与桁相仿。椽椀上按照上面要铺设的椽子的密度做出一排小洞,有方、圆之分。椽子就从洞中穿过,这样可以使椽子固定而不移位。在有些建筑物中,也可以不使用椽椀,搭在桁上的椽子可以靠钉子固定。
●卷杀:建筑中栱、梁、柱等构件端部作弧形,形成柔美而有弹性的外观,此种做法称为卷杀MG体育。
●额枋•阑额:柱头顶部联络与承重的水平构件,宋称阑额,清称“大额枋”。位于阑额下边截面略小于阑额用于连接柱子的叫“由额”,清称“小额枋”。唐遗构阑额有两类,一种是在柱间只有阑额而无普拍枋,另一种是在柱顶和阑额上再平放一层普拍枋,在普拍枋上坐栌斗。这种两层组合的额枋是补间斗栱由简单的柱栱或叉手栱向复杂的有栌斗且出杪的斗栱形式发展的结果。
●大额枋•阑额:柱顶联络与承重的水平构件,有时两根叠用,其中上面截面较大的清代称大额枋,下面截面较小者为小额枋。
●小额枋•由额:柱上联络柱与柱之间水平构件,位于大额枋之下,有时与大额枋间隔一层额垫板,宋称由额,清称小额枋。
●内额:柱上联络与承重的水平构件称为阑额,而位于内柱之间的阑额称为内额MG体育。
●霸王拳箍头:明、清梁枋为角柱梁枋出头加工的一种造型。由两凹半圆线三凸半圆线连续而成之花头,也有利于改善柱上部的结构与构造状况。
●普拍枋•平板枋•斗盘枋:平置于额枋(阑额)之上,用以连接柱和承托斗栱的长条形木构件,清称平板枋,宋称普拍枋,吴称斗盘枋。斗盘上不置斗者则称为“定盘枋”。
●雀替•绰幕:雀替原是放在柱子上端用来与柱子共同承受上部压力的物件,他的具置在梁与柱或枋与柱的交接处,它除了具有一定的承重作用外,还可以减少梁,枋的跨距或是增加梁头的抗剪能力。《营造法式》中叫“绰幕”,清代称为“雀替”、 “插角”、“托木”或“牛腿”。宋元时期的盛行沓头绰幕和蝉肚绰幕,明代还保留一些蝉肚绰幕的痕迹,清代时期的雀替成为柱枋之间的主要装饰构件,雕刻与彩绘多样而复杂。从力学上的构件,逐渐发展成美学的构件,就像一对翅膀在柱的上部向两边伸出,一种生动的形式随着柱间框格而改变,轮廓由直线转变为柔和的曲线,由方形变成有趣而更为丰富、更自由的多边形。于是雀替有龙、凤、仙鹤、花鸟、花篮、金蟾等各种形式,雕法则有圆雕、浮雕、透雕。
●花牙子•插角:雀替的一种,但已为纯装饰构件,形式小巧,安装于开间两端。
●大雀替:大雀替指的是雀替的一种做法,而不是说雀替很大。比其它在梁枋下的雀替不同的是,大雀替是用在柱头上的雀替,用大块的整木制成,上部宽,向下逐步收分,即左右雀替通长连为一体,习称此种结构法为大雀替。最早见于北魏时期,在以后的各代中除庙以外,一般不用这类雀替。
●通雀替:通就是连贯通的意思,可以说是大雀替的另一种构造方法,但它并不像大雀替那样放在柱头的,而是低大雀替,上皮与柱顶平齐,夹在柱顶之中而过的。另外,通雀替也不似一般雀替那样从柱子两侧分别插入柱身的,而是作为一个整体安装在柱头上的。
●骑马雀替:雀替的一种。用在空间相对较窄的两柱之间,两侧柱子上端挑出的雀替向中联成一体,形成一个欢门样的形状。
●龙门雀替:原本在水平方向发展的雀替形象,变成了向垂直方向的发展。此类雀替专用于牌楼上,为使美观,故造型格外华丽。相较于其他雀替,龙门雀替多云墩、梓框、三福云等结构性造型样式。
●通雀替:此类雀替的外形与雀替相比没有大的不同,主要区别在于结构:柱子两侧的雀替是分别而插入柱身的,但通雀替则是柱子两侧的雀替为一个整体,它是穿过柱身而成立的。
●撑栱•斜撑•牛腿:撑栱是一种在屋檐下起支撑作用的中国古代建筑构件,由檐柱或墙上斜向上伸出以支撑屋顶挑出的外檐,主要起承重作用。撑栱表面大都进行雕花装饰,一般在讲究的建筑上,将撑栱雕刻成活灵活现的动物形状,如狮子等。有的地方把斜撑叫做牛腿,两者本来同源一物,由于做工不同形制上还是有所区别的。一般的木料稍细,不加雕琢叫斜撑;木料粗壮,雕木刻花的中牛腿。
江南民居中的牛腿与雀替在功能上有类似的地方,都是以柱身为基础起到支撑梁枋的作用,但在造型上牛腿来源于斜栱(斜撑)而不是来源于雀替。另外,雀替都是在柱子两侧,即沿房屋的面宽方向使用的,起支撑额枋的作用;而牛腿大多是用在柱子前,延房屋进深方向使用,起到支撑和挑檐的作用。
●斗栱:我国古建筑特有结构构件,由方形的斗、升和矩形的栱以及斜置的昂组成。在结构上起承重、挑檐的作用,并具有装饰作用和建筑等级标志。
●铺作•斗栱•牌科:清代斗栱,吴称牌科,宋代称铺作,谓木件层层垒叠之意。《营造法式》曰:“造栱之制有五:一曰华栱(清‘翘’);二曰泥道栱(清‘当心瓜栱’);三曰瓜子栱(清‘瓜栱’);四曰令栱(清‘厢栱’);五曰慢栱(清‘万栱’)。” 华栱用于出跳,也称抄栱、卷头、跳头等,即清式的翘;泥道栱用于铺作的横向中心线上,即清式的正心瓜栱;瓜子栱用于跳头;慢栱施之于泥道栱、瓜子栱之上又称泥道重栱;令栱用于铺作里外最上一跳的跳头之上和屋檐槫下,有时还用于单栱造之扶壁栱上。
宋营造法式以铺作数来描述一攒斗栱大小,例如说:“这是一个七铺作双杪(miǎo,华栱)双下昂的斗栱”。出一跳华栱称为“单杪”,出两跳华栱称为“双杪”。铺作数=杪数+昂数+3。这个“3”的意思是栌斗+耍头+衬枋头,这是每攒斗栱上必须有的三层。
●不同时期斗栱的区别:唐代斗栱的式样都是直栱,元代以前正心栱多隐刻,明清时期已不多见。
栱头分瓣,唐代仍有内凹。宋《营造法式》规定除令栱为五瓣外,其余各栱一律四瓣。清代规定瓜子栱泥道栱为四瓣,慢栱三瓣,令栱仍为五瓣。
栱件的长度,宋清两代规定相同,泥道栱与瓜子栱等长为62分,令栱长72分,慢栱最长为92分。辽金建筑多不遵此制。辽代建筑中一般是泥道栱比瓜子栱稍长,令栱与瓜子栱相近。金代出现三者等长的例子。金代晚期始与《营造法式》一致。
●直栱•曲栱:直栱,相对曲栱而言,栱端做成弧线或砍成抹角,很少有栱端分瓣的实例。曲栱,栱身如人弯曲的手臂。
●柱栱:唐宋建筑,有的在补间斗栱的位置用短柱代替补间斗栱,承五铺作双杪承撩檐槫,谓之柱栱,类似人字形栱的作用。
●人字栱•叉手栱:常用于槽下补间,在额枋上用两根枋材斜向对置而成,栱顶置斗,承托檐檩,下脚设榫入额背,是早期建筑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斗栱,后来逐渐被蜀柱驼峰等取代,宋代这种做法基本消失。
●柱头铺作•柱头科:斗栱在不同部位有不同的名称,位于柱头上的宋称柱头铺作、清称柱头科。
●补间铺作•平身科:位于柱子之间大梁或阑额上的斗栱宋称补间铺作,清称平身科。
●转角铺作•角科:位于角柱头上的斗栱宋称转角铺作、清称角科。唐代以来的建筑实例中提炼出三组角科形制:斜跳搭角、昂嘴形状和横栱连身。各组形制的分型如下:
●隔架斗拱:较大建筑中,大梁与随梁或天花梁与天花枋之间安装一攒或两攒斗拱状起承接上下梁架作用的构件称隔架斗拱。主要由荷叶墩、大斗、拱子和雀替等部分构成,具有承接梁架,传导荷载的作用和装饰作用。
●列栱:在转角铺作上,正面出跳的纵向栱件,在侧面就是横向栱件。同样在侧面出跳的纵向栱件,正面就是横向栱件。像这种一头出跳,一头是横栱的构件就叫做列栱。
《营造法式》规定列栱有四种形式:泥道栱与华栱出跳相列;瓜子栱与小栱头出跳相列;慢栱与切几头相列;令栱与瓜子栱出跳相列。
●角华栱、角昂:转角铺作上,用於转角斜缝上的栱。转角科斜向45度的华栱或昂。
●一朵•一攒:朵为宋代斗栱计量单位,一朵即一组斗栱,最简单最基本的一朵斗栱为四铺作斗栱。清代称一组斗栱为一攒,最简单的一攒斗栱为三踩,最大的一攒斗栱有九踩,如故宫太和殿上层檐的斗栱。
●栌斗•坐斗•大斗:位于一组斗栱最下部位的方形木构件,重量集中处最大的斗,底部开有榫脚,落坐于柱头或阑额或普拍枋(平板枋)上,开十字卯口承托上层栱件。宋称栌斗,清称坐斗或大斗。
●栱:弓形,位置与建筑物表面平行的叫做栱。宋代栱有五种,分别是华栱、泥道栱、瓜子栱、慢栱和令栱。华栱用于出跳,也称抄栱、卷头、跳头等,即清式的翘;泥道栱用于铺作的横向中心线上,即清式的正心瓜栱;瓜子栱用于跳头;慢栱施之于泥道栱、瓜子栱之上又称泥道重栱;令栱用于铺作里外最上一跳的跳头之上和屋檐槫下,有时还用于单栱造之扶壁栱上。
●华栱•翘:宋称华栱,清称翘头。宋式铺作的华栱是放置在铺作的纵向中心轴栌斗之上,方向与栱成正角,垂直于正脊的向外挑出的栱,与泥道栱相交,起内外传跳的作用。当华栱有多层时,每出一层(跳)谓之一杪,故又称为“跳头”或“杪栱”。
●昂:翘之向外一端特别加长,斜向下垂的叫做昂,是斗栱中斜置的构件,起杠杆作用,利用内部屋顶结构的重量平衡出挑部分屋顶的重量。昂又有上昂和下昂之分,其中以下昂使用为多。下昂的作用是在不使屋檐过份上升的情况下,能有效地往外延伸。上昂仅作用于室内、平坐斗栱或斗栱里跳之上。昂根据功能和位置不同还有斜昂、插昂、闹昂、由昂等不同。中国各朝代建筑中的昂也有不同:唐代昂为受力部件,天然杠杆,无形式上的思考,唐末才出现昂头批竹形态;宋昂面内幽,批竹线变下堕曲线,出现昂嘴;金代琴面昂多见;明清斗栱成装饰化,真昂消失,假昂普遍,以琴面昂、象鼻昂为主流。
●升:升是比斗小的量器,这里取其形状作清代斗栱中构件名称。在栱、翘或昂的相交处,栱与栱上下两层之间,位于栱的两端的斗形的立方木块。因其位置不同而名称各异,如槽升子、十八斗、三才升。《营造法式》把升通称为“枓”,依其位置分别为“齐心枓”、“交互枓”、“散枓”。
●枓:这里的“枓”指的是小斗,非坐底之栌斗(大斗)。在翘或昂的两端,介于上下两层翘或昂间的斗形方块叫斗,清代斗栱名为“升”。
升与枓的区别在它们的位置和上面开的卯口:升内只承受一面的栱或枋,所以只开一面口,称“顺身口”;枓则承受相交的栱与翘昂,上面开的是十字口。清代的“十八斗”也属于交互斗,其十字卯口为与宋代交互枓不同,为上下两处开口。
●正心栱、外拽栱:根据其所在位置,栱有正心栱和外拽栱之别。清代建筑凡在檐柱中心线上,与建筑面阔平行的都叫正心栱。正心栱一面在外,一而在内,在栱的纵中线上,要加上一道槽,以安栱垫板,所以正心栱的厚度要比单材栱厚度多出这一垫板之厚。
其余不在正心线上的都叫拽栱,在檐柱中心线向外出跳者叫外拽栱,向内出跳者叫里拽栱。由于正心栱有承重功能,所以大多用足材。清代里、外拽栱不承重,大多用单材。
●瓜栱、万栱、厢栱:根据其规格及使用位置,清代栱以长短论分有三种——瓜栱、万栱、厢栱。瓜栱最短,厢栱次之,万栱最长。瓜栱和万栱上下相叠配套使用:瓜栱在下,托着万栱在正心上或里外拽上。在正心上的叫正心瓜栱,正心万栱;在里外拽上的叫单材瓜栱,单材万栱。按其位置也可叫“里拽瓜栱”、“外拽瓜栱”和“里拽万栱”、“外拽万栱”。至于厢栱,却总是安装在最外或最里端上层翘昂之上,绝没有放在正心上的时候。
●泥道栱•正心瓜栱:斗栱中栌斗之上与阑额平行的栱,宋称泥道栱,清称正心瓜栱。
●瓜子栱•瓜栱:宋式中的瓜子栱是在铺作中跳头上横向放置,处于泥道栱与令栱之内,华栱或昂之上且与之垂直的栱,宋称瓜子栱,清称里拽或外拽瓜栱。五铺作以上才有此瓜子栱,因四铺作中泥道栱与令栱之间无位置可放,即出一跳者无瓜子栱。
●慢栱•万栱:斗栱中位于泥道栱(正心瓜栱)或瓜子栱(里、外拽瓜栱)之上,并与之平行的栱,实际上是栱上之栱。宋称慢栱,清称万栱(正心万栱或里、外拽万栱)。
●令栱•厢栱:斗栱中位于最里或最外跳上层跳头之上,上承井口枋或橑檐枋之栱,宋称令栱,清称厢栱(里、外拽厢栱)。
●交互枓•十八斗:在华栱(翘)或昂之两端,承托上层栱昂交叉点、栱翘交叉点。清代的十八斗与宋代的交互斗都属于十字交互木构,只是交互斗在斗口开十字槽,十八斗则在斗底一侧开纵向槽与足材翘昂衔接,在斗口开一横向槽,承托上层外拽栱或枋。它的长度为一点八斗口,相当于宋代“材”制度的十八分,所以叫“十八斗”。
●散枓•三才升:清代三才升,宋代通称散斗。在里、外拽栱之两端,托着上一层的栱或枋的一字形开口的小升。
●散枓•槽升子:清代槽升子用在正心栱(瓜万泥漫)之两端,托着上一层的栱或枋的一字形开口的小升。槽升子在横向一端的纵中线上刻一道槽,以安栱垫板。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清代三才升与槽升子在宋式统称散枓,在清代都属于开一字口的小升,只是三才升用在里、外拽栱上两端,而槽升子用在正心瓜栱和正心万栱上之两端。
●皿斗:与常见的斗不同,在向下收分到底部后,又向外突出来,刻出表现更古老建筑上栌斗下所垫的构件——“皿板”。这种做法在宋、明南方福建、广东的古建筑中比较常见。
●耍头•蚂蚱头:最上一层栱或昂之上且与昂平行大小相近的直木,相当于柱头科“桃尖梁”的位置,在补间斗栱(平身科)则为耍头(上面再加衬方头,两者合起来的高度与桃尖梁头高度相同),清称蚂蚱头。耍头与令栱相交而向外伸出如蚂蚱头状者,上承撩檐槫(挑檐桁),也叫做“爵头”、“胡孙头”。唐风遗构耍头有齐头、批竹、云头、曲面、蚂蚱头等多种造形。
●衬方头•衬头枋•撑头木:是斗栱中最后一个填补空隙的构件,外端不露头,只摆在里面。在耍头之上,将外面的挑檐枋和里面的井口枋撑住,后尾却露出雕刻麻叶头。撑头上有桁椀,半圆形槽,大小同桁径,以承受桁檩。
●栱眼壁:阑额之上MG体育,柱头枋之下,斗栱与斗栱之间空余的墙面部分。唐宋建筑中多用木板壁内外抹泥的形式封护壁眼壁以起到防火作用。清式建筑中多采用木板封护,称之为“栱垫板”,彩绘时则称栱眼壁为“灶火门”。
●拱弯:拱两端下部弯曲处。清代《工程作法则例》规定,万栱的栱弯由三段直线构成,瓜栱的栱弯由四段直线构成,厢拱的栱弯由五段直线构成。
●溜金斗拱:溜金斗拱在明清两代大型殿阁中都有使用,尤以明代使用居多。宋代斗拱的下昂尾巴一直挑到下平槫下,下平槫就是明清的“金檩”。明早期的溜金斗拱,很多都带有这种倾斜的下昂,应该是宋元做法遗留的痕迹。清代溜金斗拱则更多使用外面平构件、里面尾巴单独翘起的假昂。多用于宫殿,庙宇,外跳与一般平身科相同MG体育,内跳自耍头以上,连撑头和桁椀,都在后面加长,顺着举架的角度向上斜起“秤杆”,以承受上一架的桁。因为“起秤杆”,与梁架的关系不同,分别有圧金做法和挑金做法。圧金做法是把秤杆后尾搁在预先做好的横枋上;挑金做法则挑起支承桁、枋。
●斜栱•米字栱•网状栱:斜栱又称为抹角栱,辽、金时期出现较多,清代几乎就没有再用了。栱是水平放置的构件,一般沿进深方向水平放置(如华栱),或沿面阔方向水平放置,如令栱、泥道栱、瓜子栱、慢栱等。斜栱就是既不沿进深方向也不沿面阔方向水平放置的栱MG体育,多与面阔方向呈45°或60°。初期斜栱内外多对称,受力平衡,后期斜栱出现内外不对称,多为外多里少,后来逐步由(辽金时期)结构件演变为(明清时期)装饰件。
●品字斗拱:这种斗拱里外相同,在出挑的方向上只用翘不用昂仰视如“品”字形,用于大殿内金柱上,两侧可承接天花枋。
●牌科:牌科是吴式的叫法,即北方的斗栱,由斗、栱、升、昂构件组成。其中斜向下的昂有两种,外形类似靴脚者称“靴脚昂”,外形似凤头者叫“凤头昂”。
●五七牌科、四六牌科、双四六式牌科:吴式建筑所用牌科有三种,应用最多的是五七式牌科。以牌科大斗规格来定,斗高五寸,斗面宽七寸(斗底宽五寸)的叫五七牌科。坐斗高四寸,斗面宽六寸的为四六式牌科。斗高八寸,斗面宽12寸的叫双四六式牌科。
●一斗三升、一斗六升:在南方牌科中,栱的方向无论是与桁平行还是垂直皆称为栱(北方称垂直者为翘)。位于桁条中收线下的栱,若上架三个小升子,则称一斗三升栱。若于一斗三升之上再架较长的栱,上置三升,则称一斗六升。
●丁字栱、十字栱:栱的方向与桁条垂直成丁字或十字之状,称为丁字栱或十字栱。
●扶壁栱:铺作中凡在柱列正心位置柱头缝上,阑额普拍方以上柱头方以下的栱,总名“扶壁栱”,又名“影栱”。宋代的“泥道栱”和泥道栱上的慢栱都属于扶壁栱。
●平盘斗:齐心斗如用於转角铺作由昂及转角出跳上,即不用耳,名“平盘斗”。
●交栿斗、交栿栱:用於屋内梁栿下的斗名“交栿斗”。外檐斗拱内侧与金柱的连接结构被称作“交栿栱”。
●蒲鞋头:蒲鞋是南方人用蒲草编制草鞋,这种由柱身伸出的栱头看着像蒲鞋头的样子故名。蒲鞋头上端架小升子,悉同斗科,因为其插于柱身而不是出于斗口,故不名栱而称蒲鞋头,常用于梁垫之下。
●插栱:插栱是当代建筑研究中为了满足描述需求新造的词汇。插栱类似于丁头栱,然而法式之丁头栱与当今常说的插栱又有不同:插栱其实是由穿枋隼头穿过柱头或柱身后的尽端悬臂部分加工而成的。插栱本义如此,但实际很多人把旦凡插于柱身的丁头栱都叫做插栱。
●丁头栱:钉头栱是位于梁下的半截拱,属于宋官式建筑中作用类似雀替的部件,唯其卷杀形式乃卷头造,不是蝉肚绰幕。
●实栱:由柱身或柱端伸出的丁字栱,为了增加栱的荷重能力,将栱科加高与下升腰相平,而于栱端锯出升位,而不另外单独配装小升,此种做法之栱头即为实栱。实栱如果不是两边均出于斗口或升口者,或直接插于柱端的就叫蒲鞋头。
●踩、拽架:与栱成正交垂直的横木叫“翘”或“昂”,翘昂的长短以支出远近而定,每支出一层在里外两边各加一排栱,叫做“踩”。踩与踩中心线间的水平距离叫“一拽架”。
●出跳•出踩•出参:即北方斗栱之出跳或拽架,以正心枋为中心,每往里外支出一拽架就多一踩,谓之出踩。斗栱由中心线向内外各出一跳北方谓之三踩,出两跳为五踩,出三跳为七踩。吴式谓之三出参、五出参、七出参。
●柱头枋•正心枋:在柱头科中线或泥道栱系列上面的枋,宋称柱头枋,清称正心枋。
●平棋枋•天花枋:位于里金柱与中柱间,与天花梁同高,安放平棋天花之枋。宋称平棋枋,清称天花枋。
●帽儿梁:承接天花支条与天花板的构件,其两端搭置于天花梁之上,相当于顶棚中的大龙骨。帽儿梁通常用圆木制作,梁断面呈半圆形。
●撩檐枋•撩风槫•挑檐枋:宋斗栱外端令栱之上用以承托屋檐之枋料。此枋荷载大,故断面高度为其他枋之1倍,如用圆料,则称撩风槫,其下以小枋料或替木托之,此法多见于北方之唐、辽建筑,清称挑檐枋。
●计心造:在斗栱的挑头上有与之相垂直的横栱或枋的做法,在宋《营造法式》中称计心造。
●偷心造:在斗栱的挑头上没有与之相垂直的横栱或枋的做法,在宋《营造法式》中称偷心造。唐宋时期,里外拽斗栱上常有不设横栱的做法,这种做法叫做“偷心造。而里外拽上设横栱的做法做“计心造”。清式斗栱每拽架都有横栱,所以每攒斗栱里外拽架数加正心位上的正心栱和枋,即为每攒的踩数。
●斗口跳:是一种简单的斗栱出跳法式,栌斗之上一杪华栱出跳,橑檐方下无令栱。实物见于山西平顺晚唐遗构天台庵大殿。
●把头绞项造:一种特殊的柱头科方式,具体做法是将内部伸出的梁栿端部砍成挑尖梁、耍头或昂的形式,与泥道栱直接相交于柱顶的栌斗上。泥道栱上再置两只散斗和一只齐心斗,然后直接承接撩檐枋、檐檩等。
●昂:斗栱中斜放的构件,起杠杆作用,有上昂、下昂之分。宋法式规定,凡昂向屋内斜出者,一律延伸到下平槫处。而对于四铺作不需延长,只做插昂即可。
●单栱、重栱:坐斗或一个跳头上垂直上下部位重叠几层横栱,一层为单栱,二层的叫重栱。单栱一般都是一枚令栱上面直接用素枋;重栱一般都是下面为瓜子栱,上面为慢栱的组合。
单栱与重栱讲的是坐斗或跳斗上的横栱多少,与栱的计心造和偷心造没有关系。计心和偷心指的是出跳的跳头上有没有横栱,有横栱为计心,无横栱为偷心。
●单昂、重昂:在斗拱前后中线上,自斗口伸出一昂为单昂;斗拱用两层昂谓之重昂。
●单翘、重翘:在斗拱前后中线上,自斗口伸出一层翘为单翘;斗拱用两层翘为重翘。
●搭角闹翘:角科上由正面伸出至侧面之翘。由于角科斗栱是来自两个不同方向的栱件组成的,左方的正面就是右方的侧面,右方的正面也是左方的侧面,正面的栱转了角就变成了昂或翘。不仅正心线上如此,就是外拽各栱也是如此。例如正面的外拽瓜栱和万栱,在侧面伸出为两层翘或昂,这种具有两面功能的构件就叫做搭角闹翘或搭角闹昂。由于翘或昂所在层次不同,或说成“搭角闹头翘”、“搭角闹二翘”等。
●把臂栱•把臂厢栱:与搭角闹翘不同,在搭角闹翘的另一侧,即外拽瓜栱或外拽万栱。而令栱(厢栱)是可以在角科外拽上特别加长之拱, 与翘或昂相交,由正面伸至侧面,这种做法的的厢栱就叫做把臂栱。
●鸳鸯交手栱:转角铺作正出与斜出跳头上的横栱,如在铺作身内相连,需在中心刻出栱头,称做鸳鸯交手栱。《营造法式》:“凡栱至角相连长两跳者,则当心施斗,斗底两面相交,隠出栱头,谓之鸳鸯交手栱”。明代角科斗栱盛行的鸳鸯交手至清代中期彻底消失,在角科斗栱的斜跳上,明初出短翘,明中期出半支横栱的短翘,同时明代亦存在少数搭角闹昂做法,清雍正以后,搭角闹昂彻底取代短翘。
●足材栱、单材栱:一个栱的截面为单材,一单材加一栔总高叫足材,即单材高为15分,足材为21分。在制作斗栱时,对栱件中心弯内栱眼部位不挖空,刚好保留一材一栔高度的做法叫足材栱;栱眼部位挖空的做法叫单材栱。宋代铺作中泥道栱(正心瓜栱)、慢栱(正心万栱)、华栱(翘)、昂都是用的足材。瓜子栱(里、外拽瓜栱)、令栱(厢栱)用单材。宋《营造法式》:“或谓之‘抄栱’,又谓之‘卷头’,或谓之‘跳头’,足材栱也。若补间铺作,则用单材。”
●斗栱单位、间距、用量:一组斗栱是由各种栱件层层垒叠而成,这样一组斗栱的单位名称,宋称为“朵”,清称为“攒”,吴称为“座”。一个开间的斗栱多少,是按朵数或攒数进行计量的。
宋制用铺作的数量和间距规定,除柱头铺作和转角铺作必须安装外,当心间另行安装两朵补间铺作,次、梢间各安一朵补间铺作。它们之间的距离以开间尺寸进行均匀分配。除了上边所说一般布置外(如少林寺初祖庵、五台佛光寺),经对唐宋遗构考察,各种情况都是存在的。例如南禅寺只有柱头斗栱,没有补间斗栱(补间用柱栱);天台庵只有当心间有补间斗栱,次梢间无补间斗栱。唐宋建筑当心间用两攒或一攒斗栱的都有,两攒为“对空”,一攒为“坐中”。宋代建筑如果只有当心间用一攒斗栱的多为还斜栱的网形科斗栱。清代从风水上考虑,明间斗栱用双数(包括两柱头栱),如此保证中心“对空”不犯箭煞。
清制斗栱的间距,以座斗中心点至座斗中心点计算,一般为11斗口,如果开间尺寸不能正好被11整除,则进行均匀分布调整。清代建筑明间除两柱头科外,中间放平身科六朵,次、稍间随宽度递减。清代斗拱讲究中间对“空”。斗拱的出踩规格一般按建筑法式选用,一般多选用五踩或七踩斗拱。
吴制牌科间距规定,在一开间中按三尺远一座牌科算出需用牌科总座数,然后再根据开间的实际尺寸平均分配所有牌科的间距。
●坐中、对空:明间居中斗栱的安排有“一攒坐中,二攒对空”的情况。斗栱的排布是按选材规格和空间距离合理安排的,但在允许的情况下,明间斗栱最好都用双攒数斗栱,这样的安排会让明间的居中位置留出空来,名曰为“对空”。明间居中用斗栱的话,在风水上会形成“箭射”煞,给人心理上造成不适。如确不得已非要居中摆放斗栱,一般情况下会选用米字形网状斜栱,称之为“坐中”。
●上昂、下昂、由昂:上昂用于室内承托平棋或在室外托平座, 起到类似斜撑与斜梁的结构作用。上昂是斗栱向外上方斜出的构件,它可以在斗栱挑出长度与华栱相同时,增加斗栱高度。
下昂用于外檐承托挑檐,因昂尖向下而得名。下昂是向下倾斜的构件,作用在于使斗栱出挑长度和华栱相同时,减低斗栱抬升高度。这样可使屋檐伸出较深远时,斗栱不至于抬升过高。
由昂是清代建筑角科托宝瓶的上昂。由昂是角科斗拱斜向45°方向构件最上的一层昂,它与平身科的耍头处在同一水平位置。由昂常与其上面的斜撑头木连做,采用两层构件由一木连做,可加强由昂的结构功能。
●批竹昂、齐头昂、翘头昂、曲观昂、琴面昂、象鼻昂、靴脚昂、凤头昂:宋代昂的一种,自斗外斜杀至尖者,其昂面平直而称批竹昂;昂面竖向稍凹,横向稍凸,形成一缓和曲线的昂叫琴面昂。还有把昂做成象鼻、如意形的则称象鼻昂、如意昂。吴制牌科中昂形有靴脚昂、凤头昂两种。
●假昂:自宋起,有将水平放置的华栱栱头做成昂式的,其结构作用与栱无异,此种昂称为假昂,与上述真昂并用。元代起假昂渐居统治地位,清代则已全部用假昂。昂的外观,又有批竹、琴面及象鼻多种。也有将耍头作成昂状的,称“昂式耍头”。元代以后柱头铺作不用真昂,至清代,带下昂的平身科又转化为溜金斗拱的做法,原来斜昂的结构作用不复存在。
下图同一攒斗栱上同时出现真、假昂,上面的昂是真昂,斜置;下面的昂是假昂,水平放置,仅起装饰作用,双昂下皆设有华头子。
●踩:清制中翘、昂的长短以支出的远近而定,每支出一层,在里面和外面各加一排栱,叫做“出踩”。踩是指俯瞰斗栱时,横向构件(各类横栱、枋)和纵向构件(各种昂翘)交点的数目,例如正心一踩,里外各出一踩共称为三踩。清式斗栱之所以踩常为单数,乃是因为内外跳数相同,加上槽位的一踩(压槽枋和昂翘相交)一般都是奇数。
●出杪•出抄:宋代《营造法式》中,把斗栱中的华栱出挑称为出杪。出一跳华栱称为“一杪”,出二跳华栱称为“双杪”。业内有时把“杪”写成“抄”字,也是通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