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G体育“白河流水日汤汤,直到天津接海洋。”天津大运河由南运河段和北运河段组成,在三岔河口与海河相连通,流经静海区、西青区、南开区、红桥区、河北区、北辰区和武清区,纵贯天津西部。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带来商业贸易的繁荣以及独特的天津文化与民俗,也为今天的人们留下众多非遗瑰宝。如今,大运河的部分传统功能已逐步退化,但见证了运河两岸经济发展、社会变迁与文化演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仍在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杏仁茶哩个真好喝,青丝玫瑰白糖搁得多,快来哩个买来嗨呀,不买我就走啦,桂花味的。”尽管已年过七旬MG体育,但韩冬学起吆喝叫卖依旧中气十足,仿佛将人们带回百年前车马喧嚣的三岔河口,展现出一幅幅生动鲜活的民俗画面,再现了津城旧时街市的繁荣景象。
三岔河口是天津人最早的集聚区域之一。过日子离不开柴米油盐酱醋茶和各类日用品,因而,各种小商小贩走街串巷开设商铺,叫卖声此起彼伏。自明代以来,天津居民日益稠密,商贾云集,市井发达,又因位于九河下梢,借助漕运文化,以水兴市,赖水生存,靠水发展,因此叫卖也很有特色。
韩冬是红桥区区级非遗项目天津老叫卖代表性传承人MG体育。在他看来,天津的吆喝风格源自码头的漕运文化,多为高门大嗓,如大河流淌,直来直去,音韵铿锵,正符合天津人爽直、热情、开朗的性格。
韩冬与老叫卖的缘分源于儿时。他说,三岔河口周围的叫卖声就像是合奏曲一样陪伴他长大。为了掌握地道的叫卖腔,他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开始带着录音机遍访周边各个县市,几十年间学会了1300多段老叫卖声,还为每段叫卖声绘制了惟妙惟肖的配图。一幅图一个场景,一幅图一个故事。这1300多段叫卖声,基本是韩冬采录于三岔河口周边、老城内外、城厢一带,以及河东地道外、河西谦德庄、和平南市等历史悠久的居民聚居区。这些传袭至今的“好声音”从侧面反映了天津市井风貌、商业文化的变迁,记载了城市发展进程。
田氏家族祖辈生长在北运河边,世世代代与船打交道,在漕运的年代,造就了田氏家族用船、驶船、爱船,以及制作船模的传统。田氏船模制作技艺创始人田继勇经常跟随长辈出航,在运河上看到南来北往不同模样的商船、客船、官船等,十分好奇,便产生了制作船模的想法。于是,他经常到船上、码头仔细观察,画出不同模样的船型和内部结构图。
自田继勇后,经过第二代传承人田星、第三代传承人田起元的口手相传,田氏船模制作技艺反复磨炼、改进,船模做得越来越逼真,如同河道中行驶的真船。第四代传承人田恩祥是田起元的长子,自幼受家庭制作船模的熏陶,全面继承和发展了田氏传统榫卯镂空雕刻木船模型技艺。几十年来MG体育,他制作各种船模200余只,有的被博物馆收藏,有的被爱好者收藏,还为中国京杭大运河纪录片的拍摄,制作了微缩漕船模型,再现了当时京杭大运河漕运发达的盛景。
田氏船模第五代传承人田霞从小跟随父亲学习木工知识,从造型设计、挑选木材、刨木到凿明暗榫、打磨部件,如今,依旧用古法手工技艺制作船模。竖龙骨、安隔舱板、装船壳板、做甲板前前后后几百个零部件、上百道工序,精益求精的她通常需要耗费几个月才能完成一件作品。
田霞说:“当年的海河渔船和运河漕船都已经消失,我们复制出了古代船模,全部采用仿真制作,严格按照真船的制作流程,比如船桨、船帆、滑轮、绞关、门窗,我们制作的都与真船一样能动。”在田霞看来,仿真船模的魅力在于仿佛再现了当年大运河的景象,一艘船承载的不仅是船模知识,还有源远流长的运河文化。
运河养育了两岸村民,逐渐形成了淳朴的民风。受漕运文化影响,武术在此落地生根。目前,天津大运河相关非遗项目中武术类项目就有近30项。
太祖门独流通背拳(苗刀)是静海区的市级非遗项目。该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孙金生介绍,太祖门独流通背拳发源于静海区独流镇,兴于静海县城,是天津的本土拳种,展现了静海区的运河文化。
独流通背拳之所以能独树一帜,与独流镇所处的地理位置有直接关系。清代,位于南运河畔的独流镇是水旱码头、漕运重镇,大清河、子牙河、南运河等多条河流在此汇集,南来北往,舟车不断。由于客流繁杂,镇上居民多习武自保,并有机会和南来北往的高手交流。交流过程中,很多名手得到高人的真传、秘传,使独流武术具有了不尚花饰、惟重技击的特点。
受漕运文化和妈祖文化影响,南北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广泛交流MG体育,逐渐形成了运河文化带,运河两岸的花会、体育健身组织不断扩大。天津大运河沿岸许多地方早年就有习武会馆、少练会等群众组织,更有武术名家落户。王秦庄少林功力拳便是运河文化带结出的硕果。北辰区王秦庄村位于北运河岸边,当年功力拳师王大友落户,为村民们传授功力拳。
北辰区文保中心业务部部长杜易介绍,北辰区特别是北仓一带是北运河的漕运要道,“因为运河在此处河道收窄,所以运进京城的粮食需在此处从大船上卸下,就地存储,再换小船送进京城。漕运的兴盛带动了镖师、护院等一些职业需求,因此北辰区的青壮年一直就有习武的风气。比如北仓少练老会,据说登高英雄杨连弟就曾在此会练武,双街有鲍式八极拳,天穆有摔跤技艺、天穆回族重刀,宜兴埠有二十四式通背拳,这几个镇的武术项目都与运河漕运有关。”
运河因人而兴,由此开出绚丽的民间艺术之花。据《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天津卷》记载:“天津从事民间艺术活动的群众组织,习惯命名为会,一道会就是一个民间艺术团体。”
天津民间舞蹈形式多样,有的土生土长,有的随漕运流传至今,在与天津本地民风民俗融合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间表演艺术形式。早年间,高跷艺人在码头上劳作全靠肩脚功夫。走跳板时,上下颤动,保持“立肩”不晃,稳如泰山;车夫赶牲口要鞭头有准儿,脚下不乱。他们将脚步的走势、腰部的扭动,带入高跷技艺中,形成高跷表演中的“下蹲坐腰”“扑蝶翻身”等舞蹈动作;再依照戏曲、小说等情节来设计编排,从而形成了天津民间舞蹈特有的形态。
据统计,天津运河沿线与民间舞蹈相关的非遗老会有20余道,从古至今,“老会不老”,让独具“津”彩的运河文化生生不息。
辛庄桥位于子牙河与北运河交汇处,桥东侧的小广场是西码头百忍京秧歌老会周末训练的场所,周周不辍。
“西码头”位于南运河最西端,在现今红桥区复兴路西侧。昔日的西码头“船装车载,车往船来”。如今,西码头百忍京秧歌老会会址依然坐落在西码头运河边上,经久不变。西码头百忍京秧歌老会成立于1819年,精通“京秧歌”的北京人蔡绍文到天津西码头做账房先生,与西码头居民往来相识,并为他们豪爽侠义、善良淳朴的民风所感动,于是传授他们“北京高跷秧歌”。西码头百忍京秧歌老会也称“百忍高跷”“西码头京秧歌”,“百忍”取意“百事和忍礼让”。
老会已传至第九代,现有会员30多人,最年轻的徒弟13岁。这些人大都是周围邻居,以及会员家里的长辈、小辈。老会员刘德强告诉记者,老会经费主要由政府的非遗专项经费和会员会费构成,但随着演出活动增多,日常开销的资金缺口主要由会员自费解决,“这离不开老会员对这道会的热爱和奉献精神。”
刘晓潼是老会的第九代传人,第一次出会是老会202周年的纪念日演出,当时扮演的角色是“俊鼓燕青”。“第一次是和爷爷一起演出,还有点儿紧张。第二次演出就从容多了,感觉之前10多次排练和20多次修改队形,都是值得的。”
老会第八代传人徐宗信入会已经40多年了,“看着小辈们能够喜欢咱们的民俗文化,感觉挺欣慰的。我们的民间艺术,不应该离生活越来越远。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不能一直被动保护。如何更好地融入新时代,在传承的基础上主动创新MG体育,将是我们一个很重要的课题。”(津云新闻编辑付勇钧)